清晨的早市人聲鼎沸,深夜的夜市燈火通明,周末的集市摩肩接踵——在吉林省臨江市的不同角落,臨江邊境管理大隊因地制宜,以“早市警務”“夜市警務”“集市警務”為抓手,采取多維警務模式,守護市井煙火氣。 “早市警務”守護煙火晨光 黏糊的大碴粥、酥脆的油炸糕、香甜的玉米餅……“早市”煙火氣息就從這香噴噴的早餐中漫卷開來。南圍子街早市是臨江市唯一的早市場,也是市民與游客熱衷打卡的熱門場所。同時也出現了人多、車多、治安要素復雜等問題。 為破解這一難題,建國邊境派出所除了每天安排民警輔警開展常態化巡邏外,還在攤位經營業主中實施“攤位業主協防”機制,在每20個攤位里選擇一家作為治安“堡壘”,建立微信報警群,如果發現這周邊有警情或者糾紛,通過微信就能把“消息”發給巡邏民警,大大提高了處置效率。 “建國邊境派出所,在某肉攤前兩位群眾因瑣事發生爭吵。”7月6日,“攤位業主協防”微信群一商戶發來求助。接報后,巡邏民警迅速穿過人群,不到一分鐘就來到了攤位前了解情況,弄清原因后現場進行調解,避免了矛盾激化。 “真的是快!”提起民警的出警速度,市民張先生贊嘆道。 “如何快速處置各類警情,更好地守護早市治安環境,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是搭建鄰里守望‘攤位業主協防’的初衷。”建國邊境派出所所長趙旭燁說。今年上半年,南圍子街早市各類矛盾糾紛也同比下降63.12%,治安狀況持續向好。 “夜市警務”守望霓虹夜色 小龍蝦、鐵板魷魚、臭豆腐……這些夜市里的符號,攪動著人們的味蕾。作為臨江市夜經濟的“城市名片”,300余米的正陽路夜市有各類攤位50余家,附近還有飯店、夜宵大排檔等場所。 為營造良好治安環境,興隆邊境派出所探索建立“潮汐勤務”工作機制,將錯峰用警、科學布警、重點駐警、動態調警等“潮汐用警”模式靈活運用于治安防控、行政服務等各項工作中。 “你們搬椅子碰到我了”“我們又不是故意的!”7月3日,兩桌食客在一大排檔攤點因為桌椅碰撞發生口角,聽到爭吵聲巡邏民警立即上前勸說。“大家吃得都挺開心,何必為這點小事攪了好興致,動起手來去派出所、去醫院,值嗎?”民警的一番話讓雙方很快平靜下來,還互相道歉。 “燒烤攤位、大排檔等夜間消費場所,容易產生口角糾紛,尤其是酒后,還有可能打架傷人,我們需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實主防警務。”興隆邊境派出所所長譚凱說。“我們根據人流潮汐調整警力部署,從而提高見警率和管事率。” 自“夜市警務”開展以來,興隆邊境派出所轄區打架類警情同比下降52.17%,糾紛類警情下降5.89%,夜市各類警情綜合下降21.74%,有效維護了轄區的治安穩定。 “集市警務”護航市井繁華 “衣服大減價!” “自己種的小白菜,兩塊錢1斤。”……熙熙攘攘的人群隨著此起彼伏的叫賣聲,涌向各個攤位。每逢周日是臨江市傳統趕集的日子,集市上攤位密布、人流如織。新市邊境派出所優化“集市警務”運行模式,實行網格化管理,推行“1+2+N”模式,每個網格配備1名警長、2名輔警和N名治安信息員,通過網格化巡邏延伸警務工作觸角。 “你們家秤不準,你不用多說,我找咱民警同志來幫忙解決。”集市上,剛在攤位上買完豆角的李大娘氣鼓鼓地攔下巡邏的民警。“既然是懷疑秤有問題,咱就靠秤來解決。”民警迅速聯系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多方見證下,交易的豆角在公平秤上復稱,確定未出現缺斤少兩的問題,快速化解了這起糾紛。 “集市上人員流動量比較大,民眾糾紛和求助類警情比較多,我們將集市劃分若干個網格,民警在一定區域內能夠快速的處置各類警情和矛盾糾紛”新市邊境派出所所長謝明晨介紹說。今年以來,集市各類警情、可防性案件、易發性侵財案件分別下降17.6%、13.5%和20%。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