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縣那爾轟鎮為偏遠鄉鎮,村與村之間距離遠,最遠的村距離縣城55公里。在那爾轟鎮的常住人口中,近半數為老年人,辦事遠、溝通難成為群眾直接面臨的現實難題。那爾轟鎮以靠前一步、主動擔當的姿態,從能力提升到距離壓縮,從標準提質到流程再造,用“服務下沉”回應“民生所盼”,最大程度幫助群眾解決好各類難題,讓為民服務既有精度、更有溫度,打造為民服務的金字招牌。 提升硬件設施,夯實“滿意服務”硬支撐。那爾轟鎮加大投入力度,升級便民服務大廳,設立群眾自助打印區、綜合窗口服務區、業務辦理區等功能區域,形成“服務矩陣”。配備便民服務箱、雨傘、自動充電、休息座椅等便民設施,群眾累了可以進來歇歇腳、渴了可以進來喝杯水、沒事還能坐下聊聊天。各服務窗口制作一次性告知單,明確事項辦理需提供的資料、聯系方式等內容,確保辦事群眾能夠一次性獲取所需的所有信息,讓群眾看得懂、記得住,力求不讓辦事群眾等待,不需辦事群眾“跑腿”。同時,對工作人員進行嚴格培訓和管理,確保他們在接待辦事群眾時能夠準確、完整地提供“一次性告知”服務。硬件迭代帶來服務效能顯著提升,群眾辦事等候時間大大縮短。 開展主動服務,實現常規事項“村級辦”。大力實施機關干部主動服務群眾工程,將“神經末梢”扎根至村、至農戶家中。通過現場審核、現場辦理、現場反饋、幫辦代辦,真正做到服務前置、觸角延伸。從自然資源工作人員將辦理房屋不動產證工作變“群眾跑”為“干部跑”,變群眾“心上事”為干部“上心事”,將村民的產權登到了簿里、寫在了證里、發進了心里;到殘聯工作人員為各村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填報申請補貼表、申領殘疾器具并送到家,使一張張群眾笑顏映如心田;再到因軍屬在村里交通出行不便,退役軍人事務科工作人員主動到縣局領取喜報,入戶把榮譽送到軍屬手中......一樁樁“微實事”,一件件“暖心事”,匯聚成百姓心頭沉甸甸的獲得感。去年以來,機關干部下沉到村、幫辦到縣,為老百姓辦理急難愁辦事項49件。 明確工作標準,保障過程結果“雙滿意”。那爾轟鎮還大力加強營商環境建設,今年以來,針對作風建設、服務要求等內容,開展培訓3次,提升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和能力。主動在鎮政府服務中心突出位置公布各級各類監督投訴舉報方式,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收集民情民意。此外,還建立“首問負責—限時辦結—回訪反饋”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以電話訪問、入戶核實等方式,了解辦事群眾在事項辦理中的實際困難和需求,并實行分情分類處置、專員協調跟進、持續反饋跟蹤的閉環管理,切實做到申報一件、辦理一件、回訪一件、滿意一件。同時,還對鎮內重點企業等經營主體開展定期走訪,聽取意見和建議,搜集問題線索。今年上半年,便民服務大廳辦理服務事項103余件,幫辦代辦36件,回應咨詢140余次,通過走村入戶,發放宣傳單300余張,服務好評率達到100%。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