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近日,鎮賚縣委社會工作部、縣委“兩新”工委精心組織全縣新興領域黨組織,以“ ‘新’向黨·建新功”系列活動為載體,將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與激發新興領域黨組織活力緊密結合,為鎮賚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勁“新”動能。 重溫誓言,筑牢信仰根基。“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鏗鏘誓言在民康社區紅色教育展廳回蕩。活動現場,40余名來自網約配送企業、民營企業、民辦醫院等新興領域的黨員代表、發展對象和入黨積極分子,通過觀看歷史圖片、文獻資料和生動講解,深刻感悟黨的奮斗歷程與偉大精神力量。“作為黨員,傳承紅色基因使命光榮,必須立足崗位踐行。”一位社會組織黨員由衷感慨。活動強化了身份認同與責任擔當,為新興領域黨員隊伍夯實思想根基。 書記領學,嚴明紀律規矩。如何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新興領域落地生根?黨組織書記帶頭講黨課成為關鍵舉措。成來電氣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秀琴以黨史為鑒,結合企業黨建實際和作風建設要求,帶來一節深刻生動的黨課。“通過王書記的黨課,我更深入領會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我將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更好地貢獻自身力量。”一位中層黨員干部在課后這樣感慨道。活動期間,20名來自不同行業的新興領域黨組織書記登上講臺,將深刻領會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核心要義與行業特點、工作實際緊密融合,有效提升了黨員的黨性修養和紀律意識,激勵大家以更嚴實作風服務鎮賚發展大局。 開門納諫,匯聚基層智慧。“我為新興領域黨建獻一策”人民建議征集活動架設起民意直通的連心橋。聚焦組織建設、新就業群體關愛、工委成員單位作用發揮等8方面,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目前向28個職能部門及20個“兩新”組織征集建議30余條。美團騎手代表直言:“高溫天騎行不易,希望多組織‘夏日送清涼’,發點防暑貼、冰袖,讓大家感受組織關懷。”楊氏堂醫院黨支部黨員反映:“年輕人入黨意愿強,但積極分子培養經驗不足,希望加強指導。”縣委社會工作部、縣委“兩新”工委正按“征集—匯總—處理—反饋”閉環機制推動解決,讓“金點子”轉化為黨建“新活力”。 攻堅覆蓋,筑牢組織堡壘。提升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質量是活動重點。鎮東街道華城社區黨委書記叢曉囡在走訪鎮賚香酒業時,得知這家符合“三有”標準的企業迫切希望建黨支部。“現在就辦!”叢曉囡立即變身黨建指導員,從流程到“三會一課”開展全程輔導。活動期間,縣委“兩新”工委成員及鄉鎮(街道)、經開區黨員干部組成多個小分隊,深入企業走訪,既解黨建難題,也紓經營之困。多家類似企業成功建立獨立黨支部,聯合黨支部覆蓋的小微企業穩步增長,新興領域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 創新載體,賦能常態長效。針對新興領域黨員分散、流動性強特點,縣委社會工作部、縣委“兩新”工委依托“吉林云黨校”平臺,組織全縣新興領域黨組織書記、黨員學習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線上專題培訓,確保學習“不掉線”、覆蓋“無死角”。同時,在“縣委社會工作部”微信公眾號開設《新興領域黨建知識微課堂》專欄,以圖文、短視頻形式定期推送政策解讀、黨務知識、案例解析,成為新興領域黨務工作者和黨員的“掌上充電站”。 縣委社會工作部、縣委“兩新”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工作機制,推動新興領域黨建常態化制度化。以“強效覆蓋、賦能提升、服務增效、融合治理”等四大舉措為抓手,著力打造“新心向黨”黨建工作品牌,為鎮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筑牢堅實組織根基。 初審:張立蘊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