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對網約配送員、貨車司機、快遞員等新就業群體的關心關愛和團結凝聚工作,不斷提升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雙遼市委社會工作部以“三鏈”協同為抓手,通過構建政策鏈、服務鏈、情感鏈三重服務矩陣,將新就業群體的關愛網織密織牢。 政策宣講為新就業群體答疑解惑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雙遼市委社會工作部聚焦新就業群體政策需求,聯合多部門開展“暖心‘住’力 ‘新’靈護航”專項行動。在美團站點,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專題解讀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現場提供熱線方便“一對一”申請指導;市進修學校心理教師通過壓力管理、情緒調節等專業方法,幫助騎手群體化解職業焦慮。針對交通安全核心訴求,公安交警結合《道路交通安全法》,以真實案例警示騎手規避違規風險;人社局同步開展養老保險政策“現場問診”,司法部門就勞動權益糾紛提供法律咨詢。通過“政策包+心理課”的組合模式,實現從法規普及到心靈護航的全鏈條服務,讓200余名從業者真正“聽得懂、用得上、靠得住”。 暖“新”服務為新就業群體提供關懷傳遞城市關愛溫度 市委社會工作部創新打造“15分鐘暖‘新’服務圈”,統籌建成14個標準化“暖心驛站”。驛站配備飲水機、微波爐、雨傘等標配設施,并聯合衛健部門增配外傷處理包,西環社區更推出“騎手就餐八折”專屬優惠。在遼北街捐贈儀式上,市中心醫院向驛站投放14份應急藥箱。這些“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飲水、傷可用藥”的溫馨港灣,日均服務戶外勞動者50余人次,成為快遞小哥口中的“能量補給站”、環衛工人眼里“馬路上的家”。正如美團雙遼站城市經理孫梓棋在驛站現場所說:“對于我們騎手而言,這不僅是個驛站,更是一個避風港。閑暇之時,騎手有一個落腳點,能喝上一杯熱水,給手機充個電,更有精氣神兒地奔赴下一個送餐地點。” 與此同時,市委社會工作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優勢,凝聚市委“兩新”工委成員單位合力,探索推出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從新就業群體日常需求出發,圍繞政務服務、法律援助、心理咨詢、子女教育、餐飲服務等方面,動員25家企事業單位及商戶參與,為新就業群體全方位提供生活便利,并面向社會發出公告,不斷吸納更多企業及社會組織參與到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中來,暖“新”力量源源不斷。 情感連接為新就業群體補給能量激發城市建設新生力量 市委社會工作部通過聯建共建,建立“微‘新’愿”認領機制,協調總工會為貨車司機送去200份洗護禮包,協調個私協會企業家為騎手發放近萬元新春禮包,并對困難家庭開展“溫暖家訪”。騎手大姐李花領到禮包開心地說:“這都是黨送給我們的溫暖啊!我會努力工作,送美味也送溫暖到千家萬戶。”這些暖心舉措激大大激發了新就業群體反哺熱情:美團騎手送餐途中拾金不昧、及時反饋小區井蓋松動、垃圾堆放等安全隱患,傾情助力社會治理,化身“移動探頭”,成為城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初審:侯春強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